|
什么是RAID |
RAID是由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教授David A. Patterson于1988年正式提出的,早在1984年就已经出现在他的论文中了,作为Redunde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意思是“廉价冗余磁盘阵列”,开发的目的是替代当时数据中心系统普遍采用的价格昂贵的SLEDs(Single Large Expensive Disks)磁盘。作为高性能的存储系统,RAID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开始进入企业级市场,RAID中的字母I被理解为Independent,翻译过来就是“独立冗余磁盘阵列”,简称为“磁盘阵列”。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经具有非常成熟的技术体系,发展了从 RAID 0 到7八种基本级别,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 10(RAID 0与RAID 1的组合),RAID 50(RAID 0与RAID 5的组合)等,成为存储的基本要素,是从服务器的内部存储到外部独立存储系统整个存储领域的核心支柱之一。
简单地说,RAID就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的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数据冗余的技术,既保证了存取数据的快捷方便和管理客户端的简捷,也解决了存储海量数据的问题,同时提供了容错性(Fault Tolerant)。它可以在不须停机的情况下自动检测故障硬盘、进行硬盘替换,还可以扩充硬盘容量、重建故障硬盘上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