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特区       
1、硬盘软件故障:误分区、格式化、删除、病毒破坏、黑客攻击、分区逻辑错误、硬盘逻辑坏道、硬盘0磁道损坏等。
2、硬盘硬件故障:硬盘异响、硬盘电机故障、硬盘摔坏、硬盘物理坏道、芯片烧坏、磁头损坏、固件信息丢失等。
3、Raid故障:阵列扩容出错、阵列硬盘指示灯良好但阵列启动不了、阵列分区出错、Rebuild阵列出错等。
4、数据库异常:SQL数据库恢复质疑或损坏、Oracle数据库文件损坏、Foxbase/pro数据库文件损坏等。
5、U盘数据恢复:提示要格式化、文件丢失、误删除、误格式化、病毒破坏、出现物理坏道等。
6、数码相机存储卡恢复:误删除(前提是物理上没有问题,删除以后没有照太多的照片)。
7、文档损坏:损坏的Office系列Word、Excel、Access、PowerPoint文件等。
8、光盘数据恢复:光盘读不了数据、用一次性刻录光盘进行第二次刻录导致第一次刻录的数据丢失等。



磁盘阵列级别 — RAID1


信息来源:互联网    字体大小:[      ]    2014年11月5日


  如果说RAID 0是追求性能而放弃安全性的话,那么 RAID 1 就正好相反。 RAID 1 是追求安全性而放弃性能的一种解决方案。它的做法就是通过系统数据冗余--将数据进行实时的备份来完成。(提示:数据冗余的功能指的是在用户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后,利用冗余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

  RAID 1 又称为Mirror或Mirroring,意译为磁盘镜像,每一个磁盘都具有一个对应的镜像盘。对任何一个磁盘的数据写入都会被复制镜像盘中;系统可以从一组镜像盘中的任何一个磁盘读取数据。由于需要空间存入镜像,因此我们所能使用的空间只是所有磁盘容量总和的一半,例如总容量为80GB的两个40GB的硬盘只拥有40GB的可用储存量。因为如果你使用不同容量的磁盘驱动器,那么在较大的磁盘驱动器中可能会有未使用的容量。显然,这磁盘镜像肯定会提高系统成本。当然被"镜像"的硬盘也可被镜像到其它存储设备上,例如可擦写光盘驱动器,虽然以光盘作镜像盘没有用硬盘的速度快,但这种方法比没有使用镜像盘毕竟减少了丢失数据的危险性。

  RAID 1 模式下,任何一块硬盘的故障都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当一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转而使用剩余的镜像盘读写数据。在 RAID 1 下,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系统仍能不间断的工作。

  通常,我们把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称为在降级模式下运行。虽然这时保存的数据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但是RAID系统将不再可靠。如果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因此,我们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避免出现新的问题。更换新盘之后,原有好盘中的数据必须被复制到新盘中。这一操作被称为同步镜像。同步镜像一般都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当损害的硬盘的容量很大时更是如此。在同步镜像的进行过程中,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但是由于复制数据需要占用一部分的带宽,所以可能会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

  此外,因为 RAID 1 主要是通过二次读写实现磁盘镜像,所以磁盘控制器的负载也相当大,尤其是在需要频繁写入数据的环境中。为了避免出现性能瓶颈,我们可以使用多个磁盘控制器来解决。(提示:在 RAID 1 模式下,系统读数据的速度会有微小的提高,但写数据的速度就和单个硬盘没有什么差别,其主要是强调安全性)


编辑:001  【打印此页】  【关闭